污水廠污水提升泵房主要設施的運行管理
發布時間:2015年07月22日 09:02 閱讀:5574
返回 來源:
澤德
污水廠中將污水提升至后續處理單元所需要高度,讓污水實現重力流是
污水提升泵站的主要任務。泵站一般由集水池、水泵、泵房組成。只有污水提升泵房在運行時得到合理的維護和管理才能更好的提高污水提升泵站及污水廠的效率和使用年限。
(一)集水池的運行和維護
污水進入集水池后速度放慢,一些泥砂可能沉積下來,使其有效容積減少,影響水泵工作,因此集水池要根據具體情況定期清理,人身安全是清理工作最重要。清理集水池時,應先停止進水,用泵排空池內存水,然后強制通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池內積泥的厭氧分解并沒有停止,有毒氣體會不斷產生并釋放出,所以操作人員下池后,絕不能停止通風,但通風強度可適當減小,每名檢修人員在池下工作車間不可超過30min。
(二)泵組的運行調度
(1)保證來水量與抽升量一致,即來多少抽走多少是泵組運行的基本原則。如果來水量大于抽升量,上游沒有采取溢流措施,應增加水泵運行臺數實現廠內超越;上游有溢流措施,應調節溢流設施。反之,如來水量小于抽升量,則有可能使水泵處于干轉狀態損壞設備,此時減少水泵運行臺數,確保水位淹沒潛污泵的電機。
(2)保持集水池高水位運行,這樣可降低水泵揚程,在保證抽升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3)機組均衡運行,泵組內每臺水泵的投運次數及時間應基本均勻。本著先開先關的原則。
(4)水泵的開停次數不可過于頻繁,應按水泵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操作,否則易損壞電機,降低電機使用壽命。
(三)水泵的運行
(1)根據生產的需要確定要啟動的機組及數量。
(2)查看現場集水井水位,液位儀顯示的水位達到啟動水位。
(3)檢查相應機組電源是否送到現場,控制柜顯示是否正常。
(4)根據實際運行的需要,開啟管路系統應開的閥門。
(5)上述準備工作結束后,按啟動按鈕,觀察啟動電流的變化是否正常,否則停機檢查,啟動其他水泵。
(6)水泵運行后,定期檢查水泵的運行情況,電流是否在額定范圍內,注意檢查有無各種故障的顯示,并根據情況做出運行調整。
(7)定期對進廠的水位進行觀察和記錄,并根據水位變化,合理對水泵的運行數量進行調整。
(8)水泵調整的原則是在進廠水量額定范圍內,最大限度地利用進廠高水位,水泵臺數盡量少。充分利用高水位,降低能耗。
(9)根據離心泵的特點,為保證其效率,開、停泵時應按先開的先停,后開的后停原則,且及時更換水泵,確保泵效的發揮。
按不同條件和采用水泵種類泵房一般分干式泵房、濕式泵房,根據進水條件分自灌式泵房,非自灌式泵房等。而目前新建和在建的污水處理廠絕大部分采用潛污離心水泵,泵房結構簡單,管理方便。
返回頂部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