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油常見潤滑故障及對策
發布時間:2016年08月18日 09:38 閱讀:5391
返回 來源:
澤德
真空泵油常見潤滑故障有真空泵油乳化、真空泵中積炭及真空泵油顆粒污等三種。
1.真空泵油乳化與防止方法
真空泵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兩種液體,但在一定條件下,會形成穩定或不穩定的乳化液。在與水的接觸中,油品乳化與否及乳化程度主要由真空油的組成成分及水的純度、所含成分的性質決定,也與真空油一水體系的溫度及震動情況有關。
當真空油或水中存在著某類既有親油基又有親水基的表面活性物質(如羧酸衍生物)時,它們會在溫度及濃度適宜時締合在一起,形成致密的單分子層,將水包在其中。大量的締合體均勻地分散在油中,就形成了油包水型乳化液。由此可見,控制油一水中表面活性物質的存在,破壞將水包在其中的表面活性物質致密的單分子層,是防止和抵抗兩相共存體系乳化的根本途徑。
利用深度精制的基礎油調制真空泵油,對提高成品油抗乳化性能有重要意義。但是,真空油中含有各種功能添加劑(多為表面活性劑),不可避免會影響真空油對水的分離能力。油品中添加一定比例、具有特殊性狀的破乳劑,可以抑制這種影響,從而保證真空油品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
2.真空泵中積炭形成的原因與危害
真空泵中積炭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就潤滑油方面來說,主要是真空泵內部潤滑系統用油常以霧狀形式與高溫、高壓、高氧分壓的空氣和金屬催化劑相接觸,使潤滑油迅速氧化變質。另一方面,油不斷蒸發使較重組分殘留在活塞頂部、排氣閥腔和排氣管道中不斷受熱分解,脫氫聚合。其產物與吸入氣體中的機械雜質和真空泵內金屬磨屑混在一起,沉積在機體表面上被進一步加熱,即成為積炭。
當真空泵在排氣閥及排氣管道處產生較多的積炭時,排氣閥就會動作不靈活及關閉不嚴,造成排出氣體倒流氣缸并重復壓縮(即二次壓縮),使氣體溫度迅速上升。高的氣體溫度又加劇了潤滑油的氧化反應,而反應熱又不能及時放出,使得排氣管道內氣體溫度繼續升高。此時,生成不完全燃燒產物、油的熱分解產物等,氣體中的油霧與空氣組成了熱氣體。當溫度達到潤滑油的劣化極限時,會產生由積炭引起的真空泵錠轉子咬死,熱油蒸氣壓力也對人造成極大威脅。
3.真空泵油顆粒污染造成的危害與防止方法
真空泵油中的顆粒污染,可以黏結、堵塞過濾器、伺服閥、閥孔,增大泵和運動部件的磨損,加速真空油的老化變質,堵塞吸油粗濾器,使泵發生氣蝕。要減小真空泵油顆粒污染造成的危害,應強化真空油箱密封,或安裝帶有空氣過濾器的呼吸孔,以減少外界雜質的侵人。成品真空油儲運過程中要防塵、防水。在真空泵油系統中,需裝有過濾裝置及時清除污染顆粒,油箱底部最好安裝磁性捕集器,同時安裝并定期檢查、清洗過濾器。
返回頂部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