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不能自動調節的定流量泵要在傳動部分不工作時減輕負荷、減少耗用功率,就必須采用降低壓力的辦法來實現,常用的定量泵卸荷形式有利用開關在中立位置卸荷與利用卸荷活門自動卸荷兩種。
1.利用開關在中立位置卸荷
要傳動部分工作時,操縱開關,使液壓泵出口油路與作動筒相通。傳動部分工作完畢時,把開關操縱到中立位置,使液壓泵出口油路與油箱相通。這時,油液只要克服管路中流動的阻力,泵的出口油壓很小,一般只有幾個大氣壓,這種情況稱為液壓泵處于“空轉”狀態,泵的負荷很輕,耗用功率很少,但這種卸荷形式要人工操縱,增加了飛行員的工作量。此外,這種卸荷形式不能儲存一定的液壓能供傳動部分工作時迅速作出反應,所以傳動工作的靈敏性較差。這種卸荷形式在早期的飛機上曾采用較廣泛,目前有些小型飛機上還有采用的。
2.利用卸荷活門自動卸荷
卸荷活門也稱卸荷閥,它用來使液壓泵不需傳動時卸除負荷。由調壓組(調壓彈簧、柱形活塞等)和卸荷組(卸荷活塞、鋼珠活門等)兩部分組成,其自動卸荷的工作工程如下:
1)充壓-卸荷
系統壓力很低時,鋼珠活門是關閉的,液壓泵的出口油液經單向活門通往開關、蓄壓器和卸荷活門調壓組的柱形活塞。調壓彈簧是預壓的,只有在系統壓力增大到規定值時才能開始推動柱形活塞。當系統壓力增大到最大工作壓力時,柱形活塞底面被推到位置,高壓油液即可經調壓組與卸荷組之間的油路流到卸荷活塞的下面,推動卸荷活塞向上頂開鋼珠活門,泵即轉為“空轉”。這時,卸荷活門旁的單向活門在壓力差作用下迅速關閉,以保證蓄壓器內儲存一定的液壓能。
2)卸荷-充壓
傳動部分工作時,或者系統內部泄漏而使系統壓力下降時,在調壓彈簧作用下,柱形活塞向下移動,將旁邊的油路堵塞,卸荷活塞不能下移,因此,鋼珠活門仍保持打開,繼續卸荷。當系統壓力降低到規定值時,柱形活塞移到最低位置,卸荷活塞下面與回油路相通,液壓迅速降低,卸荷活塞下移,鋼珠活門在彈簧作用下關閉,“卸荷”狀態結束,液壓泵又開始向系統供油。從上述工作原理可知,這種卸荷活門從打開到關閉,系統壓力有一定的變化范圍,即使存在內部泄漏而使壓力逐漸下降,但在蓄壓器中儲存了大量高壓油液,故能有效地延長液壓泵的卸荷時間。在整個卸荷期間,鋼珠活門的開度保持不變,液壓泵的空轉壓力比較穩定,而蓄壓器儲存的高壓油液也可保證傳動部分工作時的靈敏性。
另一種結構的卸荷活門組成的定量泵卸荷工作機構。其工作過程如下:
(1)當系統壓力較低時,卸荷活門右腔室的壓力較低,在彈簧力作用下,卸荷活門活塞右移,球形活門關閉。此時,泵出口油液經打開的單向活門通向蓄壓器、卸荷活門活塞右室及用壓系統。
(2)當傳動部分不工作時,系統壓力將迅速增加,當它增大到系統的最大壓力時,卸荷活門活塞上的油液作用力即可克服彈簧的初始張力和油液壓力對球形活門的作用力,把球形活門頂開。
這時液壓泵的出口與油箱溝通,液壓泵的供油直接回到油箱,液壓泵形成空轉。同時單向活門在前后壓差作用下關閉,蓄壓器內的油液不能反流。
(3)當傳動部分工作時,選擇活門打開,作動筒移動,系統壓力迅速下降。卸荷活門彈簧向右推動活塞,球形活門關閉,而單向活門打開,液壓泵又可向系統供壓。
與前一卸荷活門相比較,該卸荷活門結構比較簡單,但在整個卸荷過程中,若系統壓力逐漸降低,鋼珠活門也會逐漸關小,從而導致液壓泵的空轉壓力有所增大,影響保持液壓泵卸荷的穩定。
以上所述都是由發動機帶動的液壓泵采用的卸荷裝置,至于由電動機帶動的液壓泵,通常都采用液壓電門到一定壓力時斷開電路的方法來卸荷,液壓泵的卸除負荷更為徹底。液壓電門從斷開到接通也有一定壓力變化范圍,并有蓄壓器配合工作。但這時油液不能在系統中循環流動,油液的黏度可能會因為高空低溫而顯著增大。